济宁市任城区教体系统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方案 济任教体字〔2023〕 号 | |||||
| |||||
为扎实做好全区教体系统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综合能力,确保快速及时高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性灾害性事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教体系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建重于防,防重于抢”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各级防汛抗旱防台风文件、会议精神,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以确保校园安全度汛、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突出重点,提前防范,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做到人力、物资、设备、任务、责任、措施六落实,快速及时高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性灾害性事件,确保全区教体系统汛期安全。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备汛阶段(3月25日—5月31日)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责任分工(3月31日之前完成)。区教育和体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科室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教体系统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系统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各镇街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实际,成立相应的《XX学校(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具体任务分工和职责,层层压实责任,责任落实到人。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汛前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亲自谋划部署本辖区、本单位内的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明确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防汛抗旱防台风上传下达工作。 2.制定方案预案,开展防汛应急演练(4月5日之前完成)。各镇街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要结合属地实际情况,充分预见可能发生的险情灾灾情,科学制定或修订《XX学校(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方案》和《XX学校(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要根据应急预案开展1次以避灾避险疏散、抢灾救灾为主的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演练活动,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让广大师生熟悉避灾避险程序和措施,提高师生防汛抗旱防台风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应急演练要有具体可操作性的《XX学校(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演练方案》、主持词(脚本)、演练过程记录、领导点评讲话、演练评估(总结)、演练图片(影像)等闭环式完整资料。 3.组建应急队伍,时刻备战抢险救灾(4月5日之前完成)。各镇街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教职工和学生人数,组建不少于20人(教职工20人以下的不少于10人)的防汛抗旱防台风抢险救灾应急队伍。应急队伍要设立指挥组、联络组、疏导组、抢救组、保障组、排水组等组织机构,确保服从指挥,能征善战。指挥组职责是学校遭遇强降雨、台风、洪水等突发险情灾害时,在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安排调度各小组立即进行抢险救灾;联络组职责是根据指挥组的指令,做好各组的协调联络工作。一旦发生汛情灾情险情,及时收集信息,立即向领导小组、有关部门上报汛情险情灾情,同时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协调非受灾学校对受灾学校进行救援,组织有关人员维护学校秩序,加强安全保卫,保护师生安全和教育资产不受损失;疏导组职责是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根据汛情险情灾情,延缓或提前放学时间,组织学生到安全地方避险,必要时可组织教师或家长护送学生到家;抢救组职责是负责伤病患者的抢救、紧急医护、护送医院急救等任务;保障组职责是及时储备运送防汛物资、设施设备等,做好抢险物资供应。协调医疗队伍,备好医疗器材、药品等,随时参加救护;排水组职责是积极参加并组织教职工开展清淤、排水工作,利用相关设备、工具及时清淤排水。应急队伍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登记造册,落实到人。汛前要组织开展1次应急队伍抢险救灾应急演练,确保一遇险情、灾情,立刻拉得出、上得去、用的上。 4.科学研判需求,足量储备应急物资(4月5日之前完成)。建立以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储备仓库为依托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实现防汛抗旱防台风标准化建设。各镇街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要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根据本单位实际,科学列出所需物资明细清单,投入一定资金提前购买落实到位,确保应急物资品种齐全、数量充足、质量可靠。每所学校、幼儿园要储备以下专用防汛抗旱防台风物资:(1)防汛雨具:专用雨伞、雨衣、雨裤、雨鞋等。(2)应急照明用具:手电筒、应急灯等。(3)应急通讯设备:对讲机等。(4)抢险工具:防汛砂石包、防雨布、手提喇叭、铁镐、铁锹、铁铲、斧子、电工钳、手锯、撬棍、8号铁丝、编织袋、水桶、扫帚、毛巾、安全带、安全绳、警戒绳等。(5)救护物资: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止血带、消炎药、碘酒、创可贴等。(6)排水设备。(7)应急保障车辆。(8)标准物资储备仓库一间。(9)其他必需物资及设备设施等。(10)必要的储备资金。应急物资实行定点、定位管理,由专人负责登记造册,对仓库物资储备的品种、数量、质量进行整理、盘点、清查、登记,做到摆放有序、标示牌醒目。建立《XX学校(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物资出入库明细台账》,严格出入库管理,严禁借用、挪用,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灾情,第一时间把应急物资快速运到现场抢险救灾。 5.健全值班体系,做好值班值守准备(4月1日之前完成)。建立防汛抗旱防台风信息反馈系统,实行每天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制定《XX学校(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值班制度》《XX学校(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值班表》《XX学校(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值班记录簿》。值班表要有值班时间、带班领导及联系电话、两名值班人员及联系电话、值班要求等内容,值班表排班时间从4月1日开始至10月31日终止,遇到强降雨、台风等恶劣天气,立即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值班阵地建设,提前准备专用值班室,严禁把值班室设在学校、幼儿园保卫科。值班室要配备专用值班电话,值班电话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畅通。值班室门上粘贴“防汛抗旱防台风值班室”标识牌,墙上悬挂或张贴《XX学校(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值班制度》《值班表》等。室内要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必要办公用品。 6.开展隐患排查,建立问题整改台账(4月5日之前完成)。各镇街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要在汛前对照《济宁市任城区教体系统防汛抗旱防台风风险隐患排查重点事项清单》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拉网式自查,针对排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薄弱环节等问题,要逐一登记在册,认真填写《济宁市任城区教体系统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检查问题隐患整改台账》,逐项明确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完成时限、整改责任人,严禁“带险迎汛”。问题隐患排查贯穿整个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始终,要加大排查次数,做到边查边改、立查立改、随时入账,整改一项、验收一项、销号一项,动态清零,进行闭环销号管理。对不能马上排除或者整改的,要逐一做出说明、提出具体完成时间,制定安全度汛措施,确保汛期安全。 7.专题研究部署,层层落实防汛任务(5月1日之前完成)。各镇街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要召开1次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防台风、防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专题研究本辖区本单位防汛抗旱防台风和防灾救灾工作,会后形成《XX学校(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专题会议纪要》存档备查。结合汛前的工作筹备,要召开1次动员会议,对本辖区本单位的防汛抗旱防台风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出全面安排部署,确保人员、职责、任务、物资、值班、措施、巡查、应急、管理等全部到位。 (二)汛中阶段(6月1日—10月31日)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救护能力。各学校、幼儿园要严格落实1530制度,结合“同心防溺水”专项行动,利用宣传栏、校报校刊、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网络、标语、电子显示屏、板报、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课、印发小册子、专家讲座、主题班会、演讲、征文、家长会等方式,开展师生汛期安全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师生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和“预防溺水”教育,在广大师生中普及预防各类恶劣气象、地质灾害和预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及时将上级防汛抗旱防台风、预防溺水工作要求传达落实到每个班级、每名学生、每位家长,引导师生、家长增强安全意识。经常教育学生注意上下学路上的安全,如路上有漫水的地方决不强行淌过,不到池塘、低洼地带等可能发生洪水或地质灾害的地区游玩或游泳,并视当地雨情、险情、灾情,指定教师或家长接送学生上下学,等等。针对暴雨、台风、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校舍倒塌等灾害事故,组织师生开展专门的紧急疏散和自救互救与逃生演练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2.严格值班制度,加强汛期值守巡查。汛期严格执行领导班子成员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要保证1名领导班子成员带班、2名在编在岗人员值班,并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带班领导与值班人员要扎实做好上级来文来电办理、填写值班记录等常规工作;主动与防汛、气象、地震等部门联系,随时了解灾害性天气、暴雨洪水、地质灾害风险等信息,遇有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可采取适当调整上学和放学时间等措施;加强昼夜安全巡查,如遇紧急、突发情况,立即按照程序起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抢险救灾。在险情发生时,指导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序组织学生安全撤离。寄宿制学校要安排专门人员在学生宿舍负责夜间值班巡逻,及时报告险情,并将学生组织疏散到安全地带。值班值守人员要严格遵守值班纪律和有关规定,准时到岗交接班,严禁擅离职守,不做与值班工作无关的事。 3.加大排查力度,坚决消除问题隐患。每次大风、降雨前后,特别是强台风、大暴雨前后,要组织专人围绕《济宁市任城区教体系统防汛抗旱防台风风险隐患排查重点事项清单》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拉网式检查,将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录入台账,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严禁“带险度汛”。 4.及时关注汛情,果断采取应急措施。(1)加强与气象、防汛抗旱等部门沟通,及时进行汛情雨情险情监测预报。(2)依据防汛部门的汛情趋势判断意见,加强对师生和家长的防汛宣传教育,汛期不进行户外活动,注意防汛防雷安全,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保持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3)汛期要及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断开用电器电源。微机室、多媒体室要断开主机电源及网线等。(4)在发生大暴雨、强台风时,根据上级指令启动应急预案,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停课的,果断采取停课措施,同时指派专人负责看护好已到校、入园的学生和儿童。(5)对易受洪涝、雨水侵蚀的设备、图书、仪器、化学药品等,提前做好转移准备。(6)在接到上级重大汛情应急通知后,抢险救灾应急队伍要快速集结,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和抢险救灾工作,及时将受伤受困人员进行转移和安置。(7)暴雨和洪水过后,要迅速组织人力检查校园受影响的建筑物,全面开展防疫工作,及时对园舍进行清扫、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并迅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8)迅速了解和掌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做好宣传工作,平息谣传、误传,保持学校稳定。 (三)汛后阶段(11月上旬) 1.查找问题,改进工作。各镇街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要在汛期结束后,对本辖区本单位的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整改措施,形成《XX学校(幼儿园)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总结》,于11月5日前发送局安全监督科邮箱。 2.整理资料,及时归档。安排专人负责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各项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成册存档。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各镇街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要把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洪、救大灾”的要求,认真查找近年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把形势估计得更严重一些,把存在的问题考虑得更全面一些,把工作措施制定的更过硬一些,切实增强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准确把握汛前、汛中、汛后三个阶段的重点,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推动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提前安排专人严格按照《济宁市任城区教体系统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资料归档清单》所列项目,及时收集保存有关文件、会议、活动、记录、表格、图片、文字等资料,以便在迎接各级各类检查中快速分类整理建档。 (二)完善制度,推动工作落实。各镇街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责任制、值班制、险情报告制、检查防险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以规范的制度推动防汛抗旱防台风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实。 (三)聚焦问题,严格督导检查。各镇街服务中心、中小学、幼儿园要把安全隐患大检查贯穿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始终,确保将问题查全查透,将防范措施做实做细,坚决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区教育和体育局成立专项督查组,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采取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抽查督查,对重视程度不够、自查不细、制度不严、措施不力、有问题隐瞒不报的单位一律予以通报批评。 | |||||
打印网页 关闭网页 | |||||